基地做平台 “五老”育人才 青年奔小康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7-28

 农安县关工委

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广普及当代农业最新实用科学技术,培养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学农实践基地、科技示范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把最初的青年农民学理论、学科技、创业致富的“两学一创”活动,升级为今天覆盖全县的“基地做平台 ‘五老’育人才 青年奔小康”的工作品牌。2015年,为完善这一品牌工程,我们做到了“四个强化”:

一、强化基地服务保障力量,组建高端专家育人团队

科技教育,离不开科技人才。科技“五老”是“三个基地建设并使其发挥最大化作用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支撑“两学一创”活动的擎天大柱。因此,2015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科技“五老”队伍建设。通过登门拜请、事业凝聚、舆论呼唤,重组了有310名科技“五老”和科技工作者参加的育人团队,同时选派其中的100名科技精英,组成专家指导组,派到全县“三个基地”50 个点上,以“特派员”身份指导“三个基地”建设和“两学一创”活动,最大限度地为青年农民“扶志、扶技、扶创业”,帮助青年人实现应有的人生价值。为做好这篇大文章,我们还“筑巢引凤”,聘请了省科技厅原副厅长退休老干部李广臣、吉林省农科院“超级水稻”研究专家张三元、畜牧专家孟宪才、土壤专家李长喜等7位老同志,‘落户’农安“三个基地”,指导建设 ,科技育人。我们按照他们的选择,将县青少年学农实践示范基地——鑫森家庭农场,做为他们的联系点。一年来,这些德高望重、智慧非凡的著名农业专家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持青年创业,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在这个基地里,他们会同县关工委科技报告团,举办了4期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现代科技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组织的创办者培训班,为全县 150名创业者传授了多领域的现代科技知识。同时发放了2000余份科普资料,为希望的田野播撒科技星火。一年来,他们通过对鑫森家庭农场的实际考察、科学论证以及对该农场主年轻夫妻创业精神的认可,制定了支持发展的《三年规划》,拟在三年之内,将该农场真正打造成为绿色生态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的名优特产业,使其走上科技创新、综合循环利用、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成为全县青少年获取多领域科技知识综合型标准化示范学农实践基地。现在,他们已将该农场拟定为《吉林省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建设项目》单位,并上报有关部门,待审核批准,以期为全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积极引领和助推作用,带动我县“三个基地”建设健康发展,熠熠生辉。

二、强化基地示范引领功能,激发青年创业内在动力

2015年,我们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县委要求,针对各乡、镇、村区域经济特点,组织科技专家报告团和各级科技“五老”,利用“三个基地”平台,广泛开展了科技培训和示范引领活动。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培训班72期,培训青年达10000人次;以村为单位举行“现代农业发展和科学种田”问题答疑解惑会186场次,面对面一一回答了近千人提出的问题;以合隆镇陈家店村科技示范基地、万顺乡大成村玉米品种试验基地、靠山镇东排木村综合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先后组织召开了玉米保护性耕作现场会、玉米新品种试验现场观摩会和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推广会,共专项培训青年1029人。通过这些示范培训活动,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农民创业致富的内在动力。开安镇新开村青年郝军,自投和争取政策扶持资金共1000万元,创建了高标准蔬菜生产园区,建大棚33栋,占地18公顷。同时,创办了特种鸡养殖场,建鸡舍12栋,占地10000 平方米。靠山东排木村青年王国辉,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创办农机大户,购置45马力以上农业机械5台,小四轮车2台,手扶拖拉机1台,还购置了10轮大货车及玉米、水稻脱粒机等机械,承担了省科技厅的“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项目,包揽了全村250多公顷农田的农机作业任务,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两位青年,是全县青年农民创业致富典型的缩影,是关工委系统推进培养 1000名创业者、1000 名企业家、1000 名小老板 “ 三个 一”工程的先行者。他们的成功,彰显了“三个基地”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特殊功能。

三、强化基地教育活动载体,拓展青年致富发展空间

为引导更多的青年农民创业致富,我们各级关工委以创新精神,致力于为青年农民拓展提供创业发展的空间和载体。一是创建“两学一创”活动小组。我们本着“党政支持、自愿结合、项目相同、居住临近”的原则,指导青年巩固和新建学创小组共计1858个,参与青年14864人、“五老”1350人。其中有652个小组共计3912人年均收入50000元以上,实现了共同富裕;二是牵手结对助力帮扶。我们动员“五老”1600人结成帮扶对子1648个,并圆上了“老少牵手”致富梦。在这些结对中有 168名青年,经科技“五老”的连续帮扶,如今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小老板”、“小经理”、“小企业家”。这些成功青年很有感触地说:“科技‘五老’是常客、是功臣、是良师、是益友”;三是借台唱戏搭建网创平台。各级关工委组织,依托农安县电子商务推广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引领广大青年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开启了全新的创业之旅。各级关工委积极主动配合共青团组织,组织青年参加电商培训班,学习网创基础知识,学习网创装修中的图片处理及美工技巧,学习网络销售技术等一系列的专业技能。目前为止,有600多青年将创业致富梦想融入到了“互联网+”之中。利用淘宝网、天猫网、“农安壹品网”、“一亩田农业网”等平台,创建了自己的店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享着“互联网东风”带给他们的创业致富新环境。农安镇群众村的网创青年王汉夫,三年前在浙江打工时,发现南方人都爱吃甜菜根,他抓住这个商机,从东北往南方发货。现在为了扩大销售渠道,在淘宝网上,创建了“黄龙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店铺,专门出售东北农产品。虽然商品种类不多,但销售火爆,不仅销售到南方很多城市,还通过电商平台出口到国外,收入可观。伏龙泉镇青年李苏,在“天猫网”开办网店,他的化妆品微商,月成交额均超过2万元。青年李佳伟在“淘宝网”上,开办电子商务网店,年利润达到几十万元。他深有体会的说:“现在坐在家里就能卖东西,真感觉自己也跟上了时代‘潮流’,‘互联网+’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大舞台”。

四、强化基地技能培训力度,培养诸多领域专业人才

我们本着“建立依托型基地、建立政策可扶持型基地、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稳定型基地”的三条基本原则,依托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县职业教育中心和县农业广播学校,建立了全县青少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这些基地,在相关局的领导下,在关工委组织的配合下,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展示了科技育人的特色内涵。县职教中心,秉承“厚德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升学类和就业类班次学习培训,为诸多领域培养输送人才。在近两年的升学类教育中,连续摘得全省状元桂冠。在机电技术与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等5个专业的对口升学中,升学率均达100%。在近两年就业类教育中,成绩也可圈可点。在长春市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专业“师生技能大赛”中,师生以精湛的专业技能水平独占鳌头,得到了市领导和兄弟院校的充分肯定。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坚持“立足‘三农’、面向社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办学宗旨,积极组织青年农民参加各类班次培训。2015年,共举办机械维修、拖拉机驾驶、万名新型农民项目等培训班100期,共培训6279人。其中,参加机械维修和拖拉机驾驶技术培训的904人,均获得由农机监理站颁发的维修技术等级证书和驾驶证书。特别是在这些学员中,有5名参加了“2015年中国农机手‘三省一区’大赛”。在大赛中,通过农机垂钓、倒车移库、挂接农机具以及极限调头等技术环节的竞赛,我县青山乡的王尚乾获得了第一名,龙王乡的程永超获得了第三名,分别荣获了冠军和季军的荣誉称号,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