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区关工委五老事迹线上系列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21-09-03

 

 

王永久,男,中

共党员,今年86岁高龄,退休前在长春市教委任副局长。1995年退休后,积极参加社区关爱未成年活动,并担任宽城区站前街道北京大街社区党委委员、关工委五老常务副主任,草根宣讲团团长。2009年以来,多次被市、区相关部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关爱工程杯”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之九】

为关爱未成年而奉献

王永久,退休前在长春市教委任副局长,对未成年教育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退休后积极参加长春市宽城区站前街道北京大街社区关爱未成年的活动,并在社区担任社区党委委员、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宣讲团团长。

在社区任职期间认真学习实践党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相关文件和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示精神,模范执行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探讨做好未成年教育工作的办法和措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多年来,被市、区相关部门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所在社区也被评为未成年人工作先进社区。

 王永久在社区经常与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接触交流,以便及时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感,对青少年的日常哪怕是细小的问题都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和研究,以把握第一手资料,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协助社区制定青少年工作的方式方法。

以党建带关建加强社区关工委组织建设为载体,面向广大青少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普教育,组织青少年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共同关爱社区中的这个特殊群体。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比如:区关工委传达了习近平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系列指示后,王永久在第一时间内组织社区的五老专题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二是经常组织辖区学生家长召开关心下一代教育座谈会。对家长进行未成年人教育和未成年人保护知识指导,并通过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剖析,提高家长对关心下一代教育的认识。

三是他组织五老们通过入户调查,积极宣传政府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各项优惠政策,动员家长为孩子们参加保险,以解除未成年人看病就医的困难。

四是为贫困学生家庭开展“帮教、帮困、帮学”活动。社区关工委与相关单位建立了互帮、互促对子,通过社区关工委的牵线搭桥,使贫困学生得到相关单位的长期帮扶。社区有聂久禄等6名贫困儿童得到了每人1000元的爱心救助资金。

另外,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伴我成长”主题实践活动,王永久带领五老们在节假日、双休日,利用市民学校、社区活动室,组织青少年开展校外活动,举办“我为宽城献计、我为社区出力”活动;开展“阳光苗圃” 志愿者援助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弯腰拾垃圾”活动;组织他们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让民族精神代代传”、“文明进家庭”活动;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等活动;组织他们开展各种节日、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活动,参与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创建、“文明驾驶、文明乘车、文明走路”、“文明护绿”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学法、讲法、懂法、守法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的向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通过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未成年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创建文明青少年”工作的深入开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学习中,当今的未成年人是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从做作业、查资料、上网课,再到聊天、娱乐、购物等,大部分都通过手机和电脑来完成。纷繁的网络空间以其媒体多样、数据开放、知识密集、信息丰富、查阅方便等优点,为青少年认知世界、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提供了重要平台。但与此同时,由于未成年人自控能力不足,心智尚未健全,难以辨别网络信息的良莠,网络游戏等负方面影响更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危害。沉迷网络游戏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针对此问题,王永久以社区为依托,自发组织退休的五老党员做网吧义务监督员,对辖区内大小网吧定期进行巡查,并配合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定期开展育人环境整治活动,对不健康图书、宣扬色情和暴力的玩具等危害下一代成长的“毒品”进行严厉打击。

王永久同志在社区时刻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记挂在心里,在关心社会解决好民生问题调研中,向民生办提出关爱五老和青少年八点意见,为解决老年人乘车问题,解决孩子放学课后照顾等问题给市长写信,这对市领导解决民生问题都起到一定作用。

王永久同志在社区的付出赢得了很多先进称号,但他能够正确对待荣誉,认为自己成长是组织培养教育的结果,荣誉归功于党,党员是一面旗帜,今后一定继续为党旗添彩增辉,继续为关心下一代事业而努力奋斗。

(作者:宽城区站前街道北京大街社区关工委)

陈玉珍,65岁,中共党员,现任长春市宽城区东广街道关工委五老常务副主任。她和丈夫20年来如一日,为全省60多所农村小学的1000多名学生,捐赠价值100多万元的文体和学习用品,行程一万多公里,成为农村孩子捐献学习用品的“专业户”。2013年以来,多次被省、市相关部门评为“省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之十】

她要把善心延续下去

陈玉珍说,她一个人也要把公益做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爱心。

2020年11月23日,对于长春“微捐夫妻”来说,是一个悲痛的日子。陈玉珍的丈夫因病去世,“微捐”路上,人们再也看不到他们夫妻携手行善的身影。

这些年里,他们靠一个小小的商店,一毛钱一毛钱地积攒,一份助学爱心让夫妻二人一做就是20多年。如无声细流一样的“微捐”,曾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从2012年,《长春晚报》就开始关注长春“微捐夫妻”夏治国、陈玉珍的凡人善举。本报创刊32周年之际,记者回访了陈玉珍,这一次,却是走进了她一个人的“微捐"生活。

“微捐"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8 月20日上午,长春晚报记者来到陈玉珍的家,听她回顾了与丈夫"微捐”的这些年。

“我丈夫夏治国曾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因为患上股骨头坏死提前退休,那时候我们经营着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文化用品商店。“陈玉珍说,当时他们的生活还算过得不错。

做“微捐”,起源于1998年的一天。回忆起“微捐”这些年,陈玉珍说,她那时候挣钱也是零零散散的,一支油笔、一个本最多挣几毛钱,“我们就一毛钱一毛钱地攒,直到现在也一样。"

“第一次当我们把三车文具送到农村学校时,孩子们都高兴坏了,几个孩子抢着要一件文具。”陈玉珍说,从那时开始,夫妻俩走上了捐助村小困难学生的道路,一晃就是20多年。

夏治国与陈玉珍这对普通而不平常的夫妻,却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儿——在20多年里,走访了100多所乡村学校,捐献了100余万元的文具,帮助了1万多个孩子。

从两个人到一个人

说起来很心痛。今年,陈玉珍65周岁,夏治国却永远停留在2020年的66周岁。2015年,夏治国突发脑出血,由于生病卧床,陈玉珍要在家照顾他,已无法续经营文化用品商店,文具店只好出兑,但老两口做捐赠的善举没有停止。

2020年11月23日,长春晚报记者得到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夏治国因病去世。谈起丈夫,陈玉珍红了眼眶,她说虽然丈夫离开了,但她和孩子还会继续将公益做下去。

“这两年由于疫情等原因,我们依托社区,继续对一些贫困孩子进行捐赠,宁愿自己生活节约一点儿,也要多帮助孩子一些。”陈玉珍说,2021年,她自己还做了4次公益,去长春周边的小学为孩子们送去了篮球、足球、文具盒、书包等。“还有去年获得《长春晚报》与阿里天天正能量举办的《最美家乡人》的奖金2000元,我又添了1000元也捐出去了。”陈玉珍说,她现在一个月退休工资虽然只有2000多元,但是她不会放弃“微捐“这个平凡却不普通的事业。

“我只要能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丈夫虽然不在了,但我会代表他一直将这件事做下去。令人欣慰的是,我的儿子表示也会这样做。”她说。

(作者:长春晚报记者 孔令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