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解放纪念碑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7-07

简介

长春解放纪念碑矗立于长春市南湖公园北门入口处,是为纪念长春解放而修建的。景点全天开放,电话:85663059

基地介绍

长春解放纪念碑矗立于长春市南湖公园北门入口处,是为纪念长春解放而修建的。

19458月,抗战胜利前夕,我党领导的冀热辽军区部队击溃日伪军,迅速收复山海关、锦州、承德等地,其他部队也陆续进入东北,收复了除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以外的广大地区。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蒋介石开始向东北调运大军,攻占了松花江以南解放区的大部分地区。19465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占据长春。

19483月,我军再度攻占四平,切断了长春之敌与沈阳、锦州守敌的陆路联系,长春成为东北解放区后方的一座孤城。国民党军重兵防守长春,总兵力达10.7万余人。为了保住长春,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依据蒋介石“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大力加固工事,控制机场,稳定内部,搜刮粮食,以图与长春孤城共存亡。

19483月中旬,东北人民解放军的5个独立师进驻长春近郊,形成初步包围,主力部队则以“大兵团集中作战与攻坚战”为目标,进行空前的军政大练兵,提出了“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524日,我军第一、六纵队及5个独立师奔袭长春,占领了长春西郊大房身机场及一些外围据点,使长春国民党守军与沈阳的惟一空中运输线趋于断绝。

关于长春作战,中共中央东北局于6月下达了“久困长围,政治攻势,经济斗争”三位一体的总方针、总任务,变短时间内大兵团强攻为以小部分主力与独立师久困长围的方针。625日,我围城大军兵临城下,数十万二线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积极配合,在长春城外方圆50里的广阔地域上,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封锁区,从而揭开了久困长围的战幕。

东北人民解放军围城部队正式封锁、围困长春后,与敌人展开了围困与反围困、封锁与反封锁的反复较量。在围城过程中,国民党守军曾多次试图突围,均被我军的顽强阻击击退,龟缩城内。在军事打击和经济封锁的同时,人民解放军围城部队向国民党守军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广大指战员利用敌军内部矛盾积极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瓦解长春守敌。据不完全统计,从625日至9月底,长春守敌向我军投诚约1.35万人,约占长春守军总数的1/7

19481014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对锦州发起总攻,长春国民党守军预感到末日来临。在此关键时刻,60军军长曾泽生当机立断,决定弃暗投明,反蒋起义。16日夜,他派正式代表带着长春突围计划及蒋介石的手令与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商定起义具体计划。17日上午,中共中央东北局电示,派刘浩进长春与曾泽生最后商定防务交接计划。17日夜,人民解放军围城部队接管了长春东半部,60军同时撤出城外,开往九台休整。10189时,我人民解放军受降部队开入长春市区,至此长春解放。

为了长春的解放,数千名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深切悼念为解放长春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建长春解放纪念碑,并以此向为解放长春、建设长春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19881018日,在长春解放40周年之际,长春解放纪念碑正式竣工落成。碑中心在贯穿长春市新民大街轴线的延长线上,整个建筑由纪念碑主体、台基、浮雕墙及台阶组成。碑体高30.39米,建于48×55米的台基上。纪念碑正面有彭真同志的题词“长春解放纪念碑”。纪念碑碑身背面,刻有长春市政府作的碑文:“向为解放长春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表示深切的悼念,向为解放长春、建设长春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纪念碑台基南面中央利用地形高差设置了3米多高、22米宽的浮雕墙,其两侧布置了11米宽的台阶。纪念碑基座分两层,上层为边长10.18米的正方形,下层为边长19.48米的正方形,意寓19481018日长春解放。碑身呈门形,造型简洁,表现了长春于1948年获得解放,从此跨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一地区性重大历史事件。整个设计在建筑的尺度、色彩、材料质地等方面都作了细致的考虑,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景观效果。整个建筑采用花岗岩板饰面,色彩明朗,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长春解放纪念碑建成以来,每年清明节、长春解放纪念日和其他重大节日、纪念日,都会有很多学生、军人和市民前来开展活动。这里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9412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