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红色印跡】

来源:未知

日期:2022-06-27


长春红色印跡

长春党史百集故事续10 之7 用电影胶片记录的历史

 

崇慕英雄何惧生死以   记录历史不怕子弹飞

 

李光惠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的电影艺术家。70多年前,在波澜壮阔的东北解放战场上,他出生入死,英勇无畏,用胶卷记录了那一幕幕难忘的敌我斗争的历史画卷。

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成立后,自学成才的李光惠被提为副摄影师,并选入厂里刚刚成立的纪录片小组,一项全新的工作从此开始。

1946815日,佳木斯市要召开全市庆祝大会,庆祝抗战胜利一周年。会后还要公审伪合江省省长等6名战犯.李光惠等人被厂里派去拍摄庆祝活动。

庆祝会场设在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院内,为防敌人破坏,两边楼上有武装警戒并架有两挺机枪。参加大会的各界人士和群众达数千人之多,场面异常热烈。当大会进行到最后一项宣布公审战犯时,战士们把战犯一个个押到主席台前,没想到残存的敌人要劫法场,会场外突然传来三声枪响,楼顶两个机枪手事先已被敌人收买,他们反过来用机枪向会场的人群疯狂扫射,会场顿时大乱。但我们的战士们却临乱不慌,当即果断地把6个战犯全部枪决。接着,交火的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

这猝不及防的情况发生时,李光惠正在后头换胶片,两只手插在黑布口袋里,并用毛巾扎紧了。为保护机器,他迅速抱起摄影机,向附近一个教室跑去。这时,敌人的一颗手榴弹扔了过来,在他脚下“嗤嗤”地冒着青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光惠飞起一脚,把手榴弹踢了出去,人和机器没有受到损伤。

暴乱中,市公安局长一直站在主席台上指挥,非常英勇,暴乱很快平息了。

这是李光惠平生以来第一次亲临真枪实弹的考验,公安局长那英勇无畏的形象,永远地定格在他的心里,成为鼓舞他一往无前的巨大精神力量。

1947年除夕,电影厂厂长袁牧之决定李光惠等人到榆树县(今长春地区榆树市)拍摄老百姓自动组成担架队支援前线的纪录片。他们接受任务后,很快赶到榆树县兵站,拍了不少群众抬担架支前的场景。后来李光惠想拍一个群众支前的大场面,便去请示兵站站长,站长说:“松花江南岸大战就要打响,担架队已经跟大部队上前线了。”一听说有大仗,李光惠一下子兴奋起来,他向站长请求说:“这是难得的机会,我们要亲临战场拍摄。”站长表示支持。李光惠赶紧给电影厂驻哈尔滨办事处负责人徐肖冰写信,徐肖冰马上给他们批了一盒子胶片。

李光惠来到了司令员万毅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被编在由刘白羽任组长的新闻小组。

一天下午3点钟,部队出发了。李光惠看见战士们反穿棉大衣,一片白色,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逶迤前行,壮观极了。队伍一出村,李光惠就扛着摄影机拍了起来。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威武雄壮的我军行进的场景,竟是留在电影画面上的唯一的历史镜头,因为后来无论是行军还是过江,全是在夜里进行的。如今保存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的一张反映东北战场上我军顶风冒雪胜利挺近的珍贵照片,就是在李光惠拍摄的这一段胶片上剪下画格放大的。几天后,他参加了著名的靠山屯战役。在硝烟未散的战场上,李光惠将敌人横尸累累的战壕、垂头丧气的俘虏、大量被缴获的美式装备、被击毁的辎重车队等等,一一摄入镜头。这些战斗胜利的见证,被编入《民主东北》第一辑,名为《松南大捷》,永远地载入了革命斗争的史册。李光惠受到电影厂厂内表扬和嘉奖。此后,李光惠又随军南下,拍摄了公主屯战斗、万金台全歼敌王牌二0七师和彰武骑兵旅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分别编入《民主东北》第二辑和第三辑中。

李光惠在前线战场拍片历经几次危险,又都几次死里逃生。一次,他与战友在哈拉海火车站拍完开仓放粮的场面返回营地的途中,遇到国民党4架飞机的袭击,敌机两架一组轮流向他们开火,驮机器的马匹被打得直蹦。敌机飞得很低,李光惠清楚地看见敌机机关炮喷出的长长火舌。突然,“噗噗噗”,一排排子弹打来,顺着他的身子一溜烟过去。李光惠一摸下额,满手是血,他顺着下额的伤口抠出一个约有半指多长的子弹头。为了做个“纪念”,他把子弹头装在口袋里,一直保存到文革。

在解放战争中,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李光惠用生命拍下了一个个人民胜利的历史镜头,不愧是一位用电影胶片记录历史的人。

 

 

 

——(陈佩杰搜集整理改编)